凡人 发表于 2021-12-14 11:50:58

中国入世20年十问:对话WTO副总干事张向晨


中国入世20年十问:对话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

20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

20年来,入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启示?中国在世贸组织里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怎么看其他WTO成员对中方履行承诺的不同评价?中国在多边体系中的压力和障碍主要来自哪里?164个WTO成员是不是“再也坐不到一张桌子前了”?中国有没有必要看重世贸组织?当前和今后中国作为WTO成员仍然利大于弊吗?在世贸组织改革中有无新的“中国方案”?我们是否应当对WTO的未来抱有信心?接下来对外开放应当重点做好什么事?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之际,我们约请曾经见证和记录中国入世全过程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龚雯,独家专访中国入世谈判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为大家逐个打开这些问号。



1、如果当年没有加入世贸组织,很难想象中国会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果

问:您履新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已逾半年。今年适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作为当年入世谈判的核心参与者之一,回首这20年,您觉得入世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变化有哪些?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张向晨:每年的12月11日,对其他人可能只是普通的一天,但于我和参与过入世谈判的同事而言,这一天是重要的纪念日,今年尤其如此。

20年前国人对入世带来冲击的担忧焦虑还历历在目,而今中国已稳稳地站上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位置。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党中央的决策是英明的。我对为中国入世做出过贡献的领导、前辈和同事满怀敬意。

我认为,20年来最主要的变化是中国借助入世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通过市场开放和经贸体制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入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个国家要振兴,就不能自筑孤岛,而是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充分利用国际环境的一切有利因素,在拥抱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中国入世的经验,概括起来有四点:

一是实现融入经济全球化与推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 二是实现扩大市场准入和遵守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的有机结合; 三是实现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功能和政府市场监管功能的有机结合; 四是实现发挥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作用和实施自主开放、扩大双边和区域合作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20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20年,是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20年,是中国主动担责、造福世界的20年。”历史机遇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并且稍纵即逝。韶光不负早行人,如果当年没有加入世贸组织,很难想象中国会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果。不仅是付出更大代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会错失发展进步的一个历史机遇。



在中国加入WTO签字仪式上,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方签字,张向晨担任助签人。

2、中国履行承诺的过程就是对世界做贡献的过程

问:不久前世贸组织对中国进行了第八次贸易政策审议,不少成员充分肯定了过去几年中国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努力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有一些成员认为中国的表现跟他们的期待不一致,认为中国的做法表面看似乎与WTO条款并无冲突但实际上有违WTO原则和精神。您怎么看这两种不同的观点?

张向晨:中国在入世谈判中作出了十分广泛的承诺,入世后这些承诺都得到兑现。中国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19万多件;关税总水平从15.3%大幅削减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取消进口配额、许可证,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中国履行承诺的过程就是对世界做贡献的过程。

目前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这些国家和地区都从中国的开放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正因为此,世贸组织前总干事拉米给中国履行承诺的表现打了“A+”的高分,现任总干事伊维拉也对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建设性作用十分赞赏。

现在有人对中国履行承诺提出质疑,却拿不出证据,只是一个劲说中国的表现跟他们的“期望”不符。世贸组织是以规则为基础的组织,依据的是白纸黑字的条款和明确无误的承诺,而不是什么人的主观臆断。

世贸组织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但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并不只有一种模式。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特点是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世贸组织应当充分展示包容性,使不同经济模式的成员都能在多边规则框架下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3、中国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问:20年前我有幸在多哈见证中国入世的历史性时刻,每忆及此仍会心潮起伏。这20年来,中国在世贸组织里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对于维护多边主义、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做了哪些突出贡献?

张向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顺利完成了由规则学习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转变。除了履行承诺,中国自入世以来,也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建设性作用。

比如2015年的《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是世贸组织在本世纪达成的第一份关于取消关税的重要协议,中国不仅是重要参加方,也是最大贡献方。近年来多边贸易体制频遭贸易保护主义冲击,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参加新的国际贸易议题讨论,牵头组织了投资便利化和塑料污染与贸易等议题的磋商。在渔业补贴、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具体领域,中方始终发挥了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中)、国际司副司长张向晨(左)等参加中国入世工作组会议。

4、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别人不会再用40年前或20年前的眼光来看中国了

问:之前您曾担任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等职务,在莱蒙湖畔工作数年,我们多次从新闻报道里看到您代表中方在大会辩论上有理有节有力地驳斥某些西方国家。作为世贸组织最大的发展中成员,中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是什么?压力和障碍主要来自哪里?

张向晨:多边贸易体制本是各国阐述各自立场和共同制订规则的平台,立场不同,争论和交锋不可避免。但辩论必须依循规则,彼此进行有效的沟通,努力寻求利益的交集,而不是相互指责,更不能强加于人。这几年,在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维护WTO核心价值、对中国的政策释疑解惑方面,我只是尽到自己的职责而已。

在你的问题里有一个关键词——“最大的发展中成员”,这可能正是很多挑战和压力的来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有一大堆难题亟待解决。同时,中国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去年GDP突破100万亿元,别人不会再用40年前或20年前的眼光来看中国了。一些发达成员拿着放大镜、显微镜来找中国的问题,许多发展中成员对中方贡献的期望值也与日俱增。

如何维护好自身合法权利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多边贸易体制多做贡献,这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一场新考验。我认为,应对这场考验,一个是“清醒”,一个是“担当”。

5、世贸组织不是鸡肋,只不过暂时被逆全球化的飓风吹落在地

问:自1995年取代关税总协定以来,世贸组织已走过26年。近年逆全球化潮流涌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威胁退出世贸组织,四处发动贸易战,给全球贸易稳定和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也使世贸组织这个一度被国际社会认可并看好的国际机构处于悬崖峭壁,甚至出现上诉机构停摆的奇闻。

有舆论认为,多边贸易体制已成“鸡肋”,世贸组织各成员再也“坐不到一张桌子前了”,双边合作、区域合作是当今主流。对此,您怎么看?目前除美国之外,其他一些主要成员对世贸组织持什么态度?

张向晨:事实已经证明,贸易战不会有赢家。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可以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但前提是世贸组织必须健康、强有力,否则就会有“意大利面条碗”现象,全球贸易就会陷入碎片化的无序状态。现在的问题恰恰是世贸组织陷入危机之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各国的经济利益需要协调,有很多综合性问题如农业补贴,没有任何一个区域或双边协定可以处理,只能在多边框架下解决。世贸组织双层、独立、中立的争端解决机制也不是鸡肋,依然是“皇冠上的明珠”,只不过暂时被逆全球化的飓风吹落在地,经过风暴洗礼,其价值终究会被重新认识。

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作用不可代替,这是绝大多数成员的共识。

前几年世贸组织遭受严重冲击,大多数成员没有放弃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反而激发起危机感和紧迫感。100多个成员集体发声,反对单边主义和破坏上诉机构行为。上诉机构暂时“停摆”后,中国、欧盟等20多个重要成员通过协商,建立“临时仲裁机制”并已开始运行。服务贸易国内规制的谈判已完成,投资便利化和中小微企业议题磋商有了很大进展,电子商务议题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尽管原定近日召开的第12届贸易部长会议因疫情推迟,但渔业补贴谈判、贸易与公共健康谈判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2018年7月,张向晨(左)在WTO总理事会前与美国大使交流。

6、中国入世红利已用到极致,确实需要新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放弃WTO另辟蹊径

问:这两三年,国内有一种声音说,中国当年千辛万苦加入世贸组织,没想到时至今日,世贸组织逐渐弱化、被边缘化乃至话语权变得可有可无,既然如此,中方没必要这么看重世贸组织,甚至也可以“退群”,把更多精力放在其它国际事务上。这种观点可取吗?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入世红利”早就释放得差不多了,对中国的开放局面和国际地位已经没什么作用了,是这样吗?

张向晨:谈到中国入世的红利,可以说已经用到极致,确实需要新的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放弃世贸组织另辟蹊径。经济全球化还在继续,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市场开放没有止境。关税降到零了,还有各国国内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措施,还有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因此,世贸组织需要适时制定新规则,中国需要不断迈出对外开放新步伐。

单边主义不会让任何国家受益,“退群”既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更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符合中国自身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多边贸易体制的价值在于其包容性,成员无论大小,都在共有的规则体系框架下开展贸易。

世贸组织能为国际贸易提供稳定、可预见的政策环境,这对每个成员都很重要,是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之所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世贸组织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

世贸组织的研究表明,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国际贸易显示出两个特性,一个是“易感性”,一个是“韧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但未遭到全面性的破坏,而且复苏势头不容小视。“易感”是因为经济联系的紧密,而“韧性”恰恰来自世贸组织的规则框架,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7、中国加入WTO利大于弊,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结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道路

问:记得20年前,自上而下都有一个基本判断并且达成共识,即中国入世利大于弊。之后中国外贸以及相关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充分验证了这一点。但以世贸组织的现状来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作为其成员还是利大于弊吗?

张向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结果。当年中国政府做出利大于弊的判断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经过努力,争取实现利大于弊”,这个前提不可或缺。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其中每一分收获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顽强奋斗取得的”,是“中国主动加强国际合作、践行互利共赢的结果”。

当然,也与世贸组织提供的制度保障分不开。比如,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获得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提供了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中国分享了取消纺织品出口配额等自由化成果。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道路。世贸组织离不开中国,中国也需要世贸组织。

几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是对世贸组织的压力测试,也相当于一场破坏性试验。世贸组织确实受到重创,并暴露出一些体制性缺陷。但同时也证明,世贸组织的现有成果和核心价值弥足珍贵。

基于这种认识,中方一定会继续携手其他成员,维护、支持、提升世贸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过程中争取共同受益。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首任中国驻WTO大使孙振宇、商务部世贸司司长张向晨等参加WTO首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

8、世贸组织改革不是推倒重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问: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越是看到规则在全球经贸中的重要性,越是感到加快世贸组织改革的紧迫性。您认为世贸组织本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改革应当从哪个关键处着力?在这方面,我们有没有新的“中国方案”?

张向晨:世贸组织规则大多形成于20多年前,需要与时俱进,以回应时代呼唤,但世贸组织改革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世贸组织的核心价值尤其是非歧视原则必须坚守。对于全体成员一时达不成一致的议题,应允许部分成员先行先试,探索新的路径。但诸边方式不是多边谈判的替代品,最终目标仍应是形成多边规则,使每个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不被落下。

对于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问题,比如争端解决机制,在改革中应该优先处理。上诉机构必须尽快恢复运转,双层、中立、独立的基本特征必须得到保持。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世贸组织还应与国际社会合作,早日解决疫苗分配不公问题,维护医疗产品和服务供应链的稳定。

中国始终支持世贸组织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在2018年提出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三个基本原则和五点主张,此后又于2019年提出改革整体建议方案,包含四大领域、12条改革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世贸组织改革并不会有人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首先要开展有意义的政策对话,循序渐进,积累成果,扩大共识。由于利益协调涉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诉求的164个成员,改革过程必然是渐进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世贸组织改革要有足够的耐心。

9、多边主义是大道,但绝非坦途。WTO仍将处于艰难时刻,但“回头浪”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浩荡主流

问:在世贸组织最艰难时刻就任副总干事,您对世贸组织的未来是否有信心?

张向晨:多边主义是大道,但绝非坦途。有人说我是一个多边贸易体制的原教旨主义者。的确,我相信只要经济全球化还在继续,世贸组织就有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这种认识并不是盲目的。

世贸组织的现实困境源于逆全球化潮流,这股潮流根本上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衡。发达国家总体受益多,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感到自己收获甚微,甚至一无所获。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存在不同群体利益分配失衡的问题,跨国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中产阶级、工薪阶层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却未明显改善,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一些发达国家政府没能及时出台有效的国内政策措施来缓解这些矛盾冲突,反而对外“甩锅”,抹黑他人,四处抡大棒。但无论如何,这种“回头浪”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浩荡主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各国在全球范围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全球化浪潮与反全球化逆流有一个相互冲撞、此消彼长的过程。我认为,今后一段时期,世贸组织仍将处于艰难时刻。但只要各方经过反思和探索,逐步重新激活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世贸组织必会重现其价值,焕发新的生机。

10、如果说20年前我们是激流勇进,那么今天我们正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问:20年后看入世,您认为中国接下来的对外开放需要重点做好哪些事?

张向晨:改革开放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40多年前,中国开始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一步步突围,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年前,中国入世,打开了通向世界市场的大门。今天,中国要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坚持改革开放。

如果说20年前我们是激流勇进,那么今天我们正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开放不能停步,也没有终点。我们应把握好入世20年这个契机,在全社会凝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共识。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需要继续推进“边境上”的开放,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同时应更加注重“边境后”的制度性开放,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实现更通畅的国内循环和更高水平的国外循环,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众行者易趋”,我们要维护好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坚持多边与区域“两条腿走路”,以善其身而济天下的胸怀,扩大高水平开放,续写中国与世界共赢的新篇章。

来源:侠客岛

采写/龚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入世20年十问:对话WTO副总干事张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