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7160|回复: 0

中国经济面临30年里又一“闯关”时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15: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面临30年里又一“闯关”时刻


编者按: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刚在撰文中表示,从过去改革“闯关”经验来看,中国经济每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进行一次大的“闯关”,否则将面临停滞的危险。所谓“闯关”其实是进一步市场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放松管制、简政放权、对外开放等元素。由于“闯关”可能会带来物价失控、大量失业等问题,因此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风险极大,领导者若无巨大魄力和精准执行力,很可能不能够成功“闯关”。但每一次“闯关”,都对中国向市场经济迈进至关重要。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开年伊始,步履蹒跚的中国经济重新成为人们忧虑的焦点。继2015年夏天惊心动魄的股灾之后,中国大陆A股再度出现暴跌,四天之内竟然出现四次熔断。与此同时,外汇市场出现了和8月份股灾时相仿的一幕,人民币对美元再次出现暴跌,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民众争相兑换美元的情景。这种股汇双下的现象固然有金融体制监管的原因,但更多地仍反映了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型前景的忧虑。

在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减缓到每年6%左右的“新常态”之时,中国政府正在进行金融、财税、国企等方方面面的改革。这些改革一方面被决策层视为经济转型的助推器,另一方面由于步伐过大和触及利益集团,也被看作影响经济稳定的风险源。加之仍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反腐败”运动,中国经济再到关键的“闯关”时刻。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国家高度干预的市场经济的过渡。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经济曾多次经历关键性的改革“闯关”。这几次“闯关”的激烈程度虽比不上苏联、东欧剧变前的“休克疗法”,但经济制度领域的变革之大、对政治、社会领域的影响之深,远是一般渐进性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因此风险也急剧放大。

较早的经济“闯关”发生于1980年代后期,前期“搞活经济”所释放的改革红利逐步消散,为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政府决定冒险放开对商品的价格控制,实现按市场供求关系浮动的价格体系。由于当时中国仍处于商品短缺型的计划经济结构,价格的放开导致了物价飞涨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引发民众强烈不满。加之当时因价格“双轨制”产生的“官倒”和腐败问题蔓延,最终促发了一些负面现象。

虽然当时的价格“闯关”以失败告终,领导层在1989年以后加以改组,但中国对市场经济的尝试并没有因此停止。仅仅过了两年多,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便于1992年发表了“南巡讲话”,再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目标。此后,不仅价格体系改革继续进行,而且精简国企、政府机构的改革,也在时任总理朱镕基的领导下大胆推进。这次改革之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的效率和活力大幅提高,但也付出了上千万国企职工下岗(失业)的巨大社会代价。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经济再度陷入低迷。为推动进一步市场化,中国领导层进行了多次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尝试,试图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这次“闯关”同样让中国人捏了一把汗,因为很多人担心,长期被保护的国内产业会经不起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商品与服务的冲击。加之当时国内银行体系呆坏账严重,很多人惊呼“狼来了”和“中国崩溃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国经济不仅成功入世,而且赢得了快速发展的十年黄金期,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中国也付出了环境恶化、道德滑坡和贫富分化的巨大社会代价。

从过去改革“闯关”经验来看,中国经济每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进行一次大的“闯关”,否则将面临停滞的危险。所谓“闯关”其实是进一步市场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放松管制、简政放权、对外开放等元素。由于“闯关”可能会带来物价失控、大量失业等问题,因此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风险极大,领导者若无巨大魄力和精准执行力,很可能不能够成功“闯关”。但每一次“闯关”,都对中国向市场经济迈进至关重要。

政治稳定是必要前提

经济“闯关”与政治稳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一方面政治稳定是实现经济闯关的必要前提,如果上层分裂且不能够就改革方案达成一致,“闯关”就会面临重重阻力,增加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闯关”失败并产生严重的社会对立情绪,也会影响政治稳定和团结。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改革再次进入深水区,需要对最敏感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制度进行新一轮“闯关”改革,才有可能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最终迈向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这轮“闯关”中,金融改革是其中事关成败的最重要一环,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农业都离不开金融创新和金融开放,而长期存在的过度资本管制、国有银行垄断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转型。金融业的低效率配置资源,不仅造成了天量的地方债务、国企的腐败和一座座空城、鬼城,而且也严重制约中国的进一步金融开放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领导层大力发展股市等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然而,去年夏天以后不断出现的股市暴跌和人民币汇率暴跌,不仅使中外投资者深感惶恐,也严重冲击人们对这轮改革“闯关”的信心。如果金融动荡持续不断,不仅经济改革难以为继,而且可能引发大量破产、失业和社会动荡,进而加剧政府内部对改革方案的分歧,甚至引发政治动荡。当前中国股汇市的动荡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市场波动范畴,并屡次引发全球市场的恐慌。如果在这种市场不稳的情况下,贸然进行金融等领域的改革“闯关”,国家的经济利益,都可能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4-27 08: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